资讯 | 暑期野外实践——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纪实
新 闻 资 讯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 野外实习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编者按
这一期,教务君继续说说野外实习的事。
我们的主题,可远不是欣赏诗和远方,而是与山川河流、城市乡村进行亲密而专业地“对话”。是的,我们的关键词叫做“野外实习”。用更广义的专业术语讲,叫做“校外专业实习教学”。它与实验实习教学、科研实践、校外社会实践一起,共同构成北京大学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知行合一,不躬行无以知。由于学科特点,北京大学医学、物理、化学、生科、地空、环境、考古等院系专业,本科的实验实践课程学时约占到教学计划总学时的30% 左右。这是北京大学实践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专题,我们请到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球与空间科学、城市与环境这三个学院,请他们的师生来说说,他们是怎么开展野外实习的。
第三期: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坐标:北京西山
新生实习
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对大一学生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强调地质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地空学院的大一学生在暑期进行了以《普通地质学》课程为基础的野外实习。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对大一学生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强调地质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地空学院的大一学生在暑期进行了以《普通地质学》课程为基础的野外实习。
图为实习地附近人工河流——永定河
西山之行
本次实习的选定地是有中国“地质学摇篮”的北京西山地区为实习考察地。实习区交通便利,海拔高度较低,气候适宜,具有典型地质现象,且各具特色的十几条地质教学路线较好地满足了野外教学的需求,可供地质教学实习的内容丰富、典型。五十多年来经过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师生几代人的建设,不仅对各类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分析,而且研究程度较高,同时,这里也是各地质研究单位进行基础地质研究的重要地区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图为同学们在西山上
实习内容
本次大一学生野外实习的实习内容主要包括早前寒武纪基底形成地质过程,中元古界至三叠纪的稳定演化阶段,以及侏罗纪以来的燕山运动等形成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学习到不少知识,例如在实习中学习地质点定点和描述,罗盘和地形图的使用等地质工作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认识实习中所见到的有代表性的三大岩类,并学会区别它们;认识基本的地质现象,如地层、褶皱、断裂等;初步建立实习中观察过的地层发育顺序及其特点;学会利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初步建立地质思维模式,根据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编制简单的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掠影
图为同学们细心观察地质和分组实践的情况
为了在实地考察中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带队老师们采用了理论学习和野外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集体讲授野外工作方法、野外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概况;野外路线剖面等部分还进行了分组讲解、观察和讨论。实习期间还安排休整时间的分组讨论、阶段性总结汇报,以提升同学们观察、认识、描述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水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图为带队老师亲自示范并与同学们认真讨论
实习收获
拓宽了同学们知识面:通过小班讨论课,同学们系统了解了北京地区所处的构造位置及地质演化过程。结合北京地区地质演化的特点,对基底和盖层、燕山运动、北京西山新生代以来的隆升作用过程及其地貌演化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初步了解,掌握了之前课堂教学中没有讲授的知识点,全面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
直面环境资源问题:“普通地质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资源与环境”、“地质灾害与防护”等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知识,针对人类目前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减灾等主要问题,在每条实习路线或者实习地区增加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对地球表面塑造和人类对河流、地下水等的影响,为教学对象在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打下基础。
提升野外教学效果:野外教学实习教学以实习小组为教学主体,通过实地考察、师生讨论、集体汇报、指导老师点评方式,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
编辑 | 武征宇
图文 | 张志诚
推 荐 阅 读